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bwbd > 中新網四川

北川縣殘聯免費為殘疾人發(fā)放康復(健身)體育器材
2021年11月27日 20:34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曹惠君
分享到: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7日電 (周永珩)近日,北川羌族自治縣殘聯深入開展殘疾人康復(健身)體育進家庭活動,為殘疾人提供“三送服務”,即康復(健身)體育器材、康復(健身)體育方法、康復(健身)體育服務,送進殘疾人家庭,讓殘疾人享受個性化、精細化的居家式康復體育和健身體育服務,增強科學體育康復和健身意識,改善身體機能和健康狀況。

殘聯工作人員為殘疾人及家屬講解康復(健身)體育器材使用方法。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
殘聯工作人員為殘疾人及家屬講解康復(健身)體育器材使用方法。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

  北川羌族自治縣殘聯通過前期對19個鄉(xiāng)鎮(zhèn)664名殘疾人的篩查評估,針對因殘疾所喪失的功能,結合生產生活的環(huán)境和不同的輔助器具的補償功能進行適配,主要包括臂力棒、拉力器、啞鈴、呼啦圈、飛鏢盤、柔力拍、跳繩、乒乓球拍、羽毛球拍、踏步機、奧爾夫樂器、放松肌肉滾筒、簡易懸吊裝置、起身帶、沙袋、彈力帶等。

  發(fā)放活動現場,殘聯工作人員為殘疾人及家屬就康復(健身)體育器材的功能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和示范。詢問殘疾人身體狀況和家庭情況,鼓勵殘疾人保持樂觀的心態(tài),積極面對生活,鼓勵殘疾人適度加強身體鍛煉,保持身體健康,樹立生活信心,同時叮囑鄉(xiāng)鎮(zhèn)和社區(qū)(村)工作人員,要進一步密切關注殘疾人,精準掌握他們的身體狀況和康復需求,在今后的康復(健身)體育活動中給予更多幫助與扶持。

  據悉,今年以來,北川羌族自治縣殘聯將“我為殘疾人辦實事”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,踐行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發(fā)展理念,不斷實現好、維護好、發(fā)展好最廣大殘疾人朋友的根本利益,將664件康復(健身)體育器材、康復(健身)體育方法、康復(健身)體育服務送入殘疾人家庭,讓殘疾人享受個性化、精細化的居家康復體育服務,增強科學體育康復意識,達到改善身體機能和健康狀況的目標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