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bwbd > 中新網四川

宜賓高縣:檸檬豐收季 電商助力農產品“云端”走俏
2022年10月13日 21:48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韓金雨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3日電(吳平華 羅景萍)“大家看,我身后就是我們的悠然生態(tài)檸檬種植基地....。.”目前正值檸檬采摘季節(jié),近日,在高縣沙河鎮(zhèn)上古村,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青年吳開強正穿梭在基地里,一邊指導著農戶采摘檸檬,一邊在直播間熱情地跟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互動,向粉絲們推薦當地的檸檬、大米、紅薯、板鴨等農特產品,忙得不亦樂乎。雖然直播搶購尚未開始,但平臺上觀看、留言、詢問的網友已是熱鬧非凡。

村民采摘檸檬。 羅景萍 攝
村民采摘檸檬。 羅景萍 攝

  上古村曾是省級貧困村,產業(yè)以檸檬為主,由于地處偏遠加上缺少“名氣”,銷售難成為制約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最大難題。近年來,隨著電子商務不斷向農村地區(qū)延伸,曾經“養(yǎng)在深閨”的農特產品紛紛“觸網”。當地抓住契機成立“上古里電商直播村”,積極培養(yǎng)孵化電商直播帶貨能人,不少新農人換上“新農具”,開始通過手機屏幕,進行網絡銷售和直播帶貨,讓一批批農特產品飛上“云端”,暢銷各地。

  “高峰期的時候,一天可以賣4000多件,2萬多斤檸檬!眳情_強介紹說,以往的檸檬銷售主要依靠果商或者企業(yè)收購,經常會面臨滯銷風險,現在借助電商平臺,銷售從田間地頭轉向網絡“云端”,渠道更加豐富,銷量也大大提升,即便是低峰期一天也能有幾百上千件的訂單,再也不用擔心果子爛在地里。

  除了檸檬鮮果,當地還結合網銷商品的特點,將檸檬加工成為檸檬酒、檸檬茶、檸檬片等多種檸檬制品,進一步提升檸檬產業(yè)的附加值,形成了集生產、倉儲、加工、銷售為一體的產業(yè)鏈條,也帶動了周邊的大米、紅薯、粉條等眾多農產品的銷售。

快遞人員忙碌著裝箱打包。 羅景萍 攝
快遞人員忙碌著裝箱打包。 羅景萍 攝

  眼下,“雙十一”臨近,吳開強更是早早地就把主打商品放在了商城首頁,通過限時搶購、盲盒抽獎、果樹認養(yǎng)等多種促銷模式參與到“雙十一”預售熱潮中來,讓網絡平臺成為當地檸檬銷售的“主戰(zhàn)場”。

  這邊電商銷售一片火熱,基地里果農們也忙得不可開交,伴隨著剪刀的“咔嚓”聲,一顆顆檸檬應聲入筐。農產品網上走俏,村民們也瞄準時機紛紛加入,形成電商能人“一人帶多戶”的模式。不僅讓消費者能夠得到物美價廉的農產品,也大大提高了農戶收益。

  “以前都是肩挑背磨地運出去賣,現在村里有了電商平臺,可以幫我們把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,價格也可以,省心多了。”果農肖壽艮種有10畝地的檸檬,前些年,每到豐收季就只有眼巴巴盼著果商來收,F在有了電商助力,檸檬還未成熟,村上的電商平臺就幫忙預售了出去,眼下一家人每天忙碌著采摘,雖然辛苦,但檸檬換來的“真金白銀”讓一家人很是開心。

  面對紛至沓來的網絡訂單,農村電商配套服務也在不斷完善。一大早,高縣韻達快遞公司的6名員工就來到基地幫助果農們裝箱、打包、送上物流快車。據該快遞公司負責人陳諾介紹,為了更好地幫助農產品走出去,公司將農產品進城與“服務三農、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”相結合,通過成立助農專班,上門為果農提供“包裝+運輸+寄遞”的一攬子服務,檸檬從種植基地直接裝上物流快車,發(fā)往全國各地,基本可實現省內城市當日寄、次日達,確保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農產品從田間到舌尖的傳遞。

  據介紹,今年,該村檸檬預計產量350余萬斤,其中,電商銷售約占全部銷售總量的80%,通過搭乘網絡銷售快車,小檸檬躍上“云端”,走向廣闊市場,真正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“黃金果”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