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bwbd > 中新網(wǎng)四川

“春風行動”暖人心 壤塘群眾乘上就業(yè)“直通車”
2023年01月29日 14:48 來源:中新網(wǎng)四川 編輯:曹惠君

  中新網(wǎng)四川新聞1月29日電 (索朗澤仁  尼瑪初  羅讓東周)1月28日天剛亮,壤塘縣2023年第二趟“春風行動”務工專車就已經?吭诹巳捞量h政府廣場邊上,壤塘縣委副書記、縣長王甲帶領著干部職工送別返崗群眾,一句句親切的叮囑,一份份禮包包含著壤塘對遠游群眾牽掛與祝福。

包車輸送農民工返崗。
包車輸送農民工返崗。

  據(jù)悉,今年壤塘已經派出了兩次“春風行動”務工專車,先后送60余名群眾返回到了工作崗位上,此次的前往江西務工的22名群眾均為南木達片區(qū)的群眾,也是壤塘第一次有群眾在還未過完大年就啟程返崗。

送別返崗群眾。
送別返崗群眾。

  “難窮說年后那邊選不了好崗位,所以我們決定早早的過去!鳖I隊吉尕說,壤塘縣人社局已經在江西為他們找好了務工地,難窮已經提前為大家打探了好待遇、福利等,過去只管入職上班。

  吉尕口中的難窮是壤塘縣尕多鄉(xiāng)邢木達村人,是土生土長的牧家漢子,幾畝薄田、幾頭牲畜要養(yǎng)活一大家人,沒有一技之長的他就只能上山挖藥補貼家用,一家10口人寄居在兩層小樓中,4間臥室供四代人居住,因為擁擠完全施展不開。2019年,他在鄉(xiāng)里的動員下與熟人前往了廣東惠州打工,僅三個月掙了13000元,抵得上往年一年的收入。嘗到甜頭的他立即返鄉(xiāng),帶著懷孕的妻子與年僅2歲的孩子前往江西務工,實現(xiàn)了務工與照顧家庭兩不誤,但隨著妻子即將臨盆,月僅3000余元的收入相形見絀。

  就在此時,壤塘縣人社局農民工服務中心主任崔艶梅成為了他“兩聯(lián)一進”群眾工作幫扶責任人!暗谝淮稳ニ視r了解到他在外打工的困難,我便通過自己的工作便利為他篩選了包吃包住每月6500余元工資的公司!贝奁F梅說。

  有了崔艶梅這個“親戚”,不僅難窮的務工之路愈發(fā)順暢,家中的老人也被崔艶梅時常關照。家住馬爾康市的崔艶梅每年只能回家探望父母和孩子三四次,但卻堅持每月看望難窮的父母三四次,以便隨時給難窮匯報家中的情況,使他沒有后顧之憂。2022年底,難窮在尕多鄉(xiāng)修起了個一層的房屋,設計了6間鋪面,預備今年再加蓋一層作為居住使用,春風行動讓難窮家如沐春風,開啟了幸福之路。

  多年下來,在崔艶梅的真心實意幫扶多年下,他們也成為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。“這么多年,我的幫扶也從我單方面付出幫扶變成了雙方努力,2022年難窮幫我去浙江、江西等地實地查看了6家企業(yè),為我們輸送人員去務工打前戰(zhàn)。”崔艶梅說道。

  有了難窮做榜樣,壤塘縣人社局和尕多鄉(xiāng)共同努力在當?shù)貥錁藯U、搞宣傳,尕多鄉(xiāng)外出務工的群眾由2020年的400余人,增加到了2022年的600余人。尕多鄉(xiāng)黨委副書記倫周說,“過去因為風俗、氣候、生活的差異,群眾不愿意出去務工,看著難窮等務工人員嘗到了甜頭,群眾的思想正在逐漸變化,不少群眾拖家?guī)Э诔鋈ゴ蚬!睆拇宓洁l(xiāng),難窮已經成為了“有名的務工人”,帶動了不少南木達片區(qū)的群眾前往各地務工。

  據(jù)了解,為了進一步壯大壤塘縣外出務工隊伍,除了春風行動,壤塘縣還先后出臺《壤塘縣州外務工優(yōu)惠措施》等多個政策。如今,壤塘通過推進就業(yè)、創(chuàng)業(yè)“兩輪驅動”群眾增收模式,強化前端培訓、專人服務、穩(wěn)崗補貼,2022年完成訂單式技能培訓1100余人、公益性崗位安置2495人。外出務工6834人,實現(xiàn)收入2.46億元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(wǎng)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(wǎng)注明"來源:本網(wǎng)或中國新聞網(wǎng)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(wǎng)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(wǎng)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(wǎng)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(lián)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(wǎng)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