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bwbd > 中新網四川

瀘州納溪:落實托底性幫扶 托起稻城教育一片天
2024年02月01日 13:14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曹惠君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日電 (劉躍先 姚曉峰)為全力推動托底性幫扶工作落地見效,瀘州市先發(fā)帶后發(fā)結對幫扶工作隊堅持問題導向,全力以赴補短板,依托瀘州和納溪教育教優(yōu)勢,凝心聚力幫、真心實意扶,加快稻城教育振興步伐。

第七批援稻教師姚曉峰正在和孩子們游戲。納溪區(qū)委宣傳部供圖
第七批援稻教師姚曉峰正在和孩子們游戲。納溪區(qū)委宣傳部供圖

  異地就學共享優(yōu)質教育

  “納溪的學校十分漂亮,老師和同學們對我都非常關心,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我很多幫助,我非常喜歡納溪!痹诩{溪中學就學的稻城籍學生次仁多吉說。由于稻城沒有高中學校,“讀書難”依然困擾著孩子們。為此,瀘州每年拿出一定就學名額圓稻城學生的“高中夢”,讓稻城學生享受到優(yōu)質的教育資源,開闊學生眼界,提升學生知識水平。“除了劃撥高中就學名額給稻城學生,我們還通過9+3幫扶稻城的孩子們就學。針對家境困難的學生,通過設立教育獎勵基金和教育救助基金,給予他們資助,努力讓稻城的孩子多讀書,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改變命運、過上幸福的生活。”第七批援稻工作隊領隊,稻城縣委常委、副縣長郭輝洋說。

  2023年,稻城有15名學生在瀘州學校就讀高中,“9+3”教學模式稻城受益學生達到56人。一年里,教育獎勵基金和教育救助基金資助了346名農牧民子女,讓他們得以繼續(xù)就學,或完成學業(yè)。

  教育培訓提升教育軟實力

  為助推稻城教育事業(yè)持續(xù)發(fā)展,援稻工作隊創(chuàng)新“稻穗”人才工作品牌,以提高科教素養(yǎng)為重點,突出教師隊伍人才教育培訓。通過舉辦名師研習班和天驕教學提升班,常態(tài)化組織稻城中小學骨干教師到發(fā)達地區(qū)優(yōu)質中小學跟班觀摩教學,帶班實習,學習“先發(fā)地區(qū)”的先進教學、管理經驗,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。實施“領航人才”培訓計劃,常態(tài)化全覆蓋開展教師教學、教育管理業(yè)務培訓,全面提升教育綜合能力。依托“校聯(lián)體”橋梁,納溪把教育教學的好經驗傳遞到了稻城,為稻城教育發(fā)展貢獻了納溪力量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(lián)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