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四川新聞5月14日電 (記者 呂楊)記者14日從四川省紅十字會獲悉,近日,來自綿陽江油市的胡先生經(jīng)過4個多小時的采集,順利完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,這是四川省第9次向國(境)外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。

胡先生是一名退伍軍人,現(xiàn)在是全職網(wǎng)約司機。退伍后,積極投身社會公益活動,多次參與無償獻血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2010年5月至2018年8月,胡先生獻血11次,累計獻血4400毫升。在最近的一次獻血中,胡先生偶然接觸到了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,于是留下了血樣,登記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。2025年2月,正在開車的他接到江油市志愿者孫老師的電話,告訴他與一名境外患者配型成功,是否愿意捐獻。他沒有猶豫,很爽快地答應了。胡先生表示:“生命不分種族,不分國籍,哪怕是1%的機會,只要有生命需要我的造血干細胞,我都會義無反顧的挽袖捐獻!
得益于日常鍛煉,保持了良好的體能,胡先生在后續(xù)的高分辨分型檢測和體檢環(huán)節(jié)中,一路順利過關(guān)!白约悍浅V匾曔@次捐獻。體檢通過后,我才告訴家人,沒想到家人特別支持!彼f,“作為專職網(wǎng)約車司機,以前每天從早晨7點,一直開到凌晨1點,甚至更久,但是為了確保捐獻順利進行,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(tài),他在捐獻前的一段時間特意調(diào)整生活作息,晚上7點左右就收車回家休息!
捐獻當天,胡先生讓21歲的女兒陪伴在側(cè),因為他想用實際行動告訴女兒“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,有溫度的人”。胡先生為患者送去祝福,希望患者早日康復。當天上午,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、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四川省管理中心及相關(guān)工作人員到醫(yī)院慰問胡先生,并向胡先生頒發(fā)了捐獻造血干細胞榮譽證書。

據(jù)了解,此次四川境外捐獻不僅為患者點燃重生之光,更以科學為橋梁、以善意作紐帶,推動國際社會在資源共濟、技術(shù)互鑒與文化包容中邁向更高層次的團結(jié)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