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6日電(記者 王鵬)近日,在巴中市平昌縣婦幼保健院手術室,50歲的甲狀腺癌患者周女士成功接受根治手術,主刀的是省級專家團隊,執(zhí)刀的卻是本地醫(yī)生。這場“省級標準、縣域實施”的四級手術,折射出川陜革命老區(qū)醫(yī)療能力的嬗變。
在秦巴山區(qū)的平昌縣,縣婦幼保健院手術團隊正刷新著基層醫(yī)療的可能性;颊咧芘7年前發(fā)現甲狀腺結節(jié),經該院新引進的超聲引導穿刺系統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!胺旁谶^去,這種四級手術必須到成都三甲醫(yī)院!敝鞯秾<、四川省婦幼保健院胡華會教授介紹,本次手術采用“甲狀腺左側葉及峽部切除術+中央區(qū)淋巴結精準清掃+甲狀旁腺自體移植”技術體系,術中出血量極少,術后無相關并發(fā)癥,術后恢復快。
技術突破背后是系統化的能力建設:通過?坡撁私36項技術準入標準,配置術中神經監(jiān)測儀等專用設備,制定從術前多學科會診到術后康復的標準化流程。目前該院已聯合省婦幼常駐專家實現宮頸癌根治術、乳腺癌保乳手術、甲狀腺根治術、陰腔鏡手術等三四級手術400余例。
“過去是‘專家飛刀走,技術帶不走’,現在是‘專家駐下來,團隊長起來’!逼讲h婦幼保健院院長李根算起人才賬:通過“雙聘機制”,省婦幼派駐“1+7+N”專家團隊已在該院累計駐點服務20個月,帶教手術400臺次;縣級醫(yī)生赴省院脫產培訓超40人次,20余人取得專科資質認證。這種省級專家常駐帶教、縣院醫(yī)生進省跟崗的雙循環(huán)模式,讓86%的危重癥患者留在縣域救治。數據顯示,合作辦醫(yī)以來開展新技術260項,接診疑難重癥患者同比增長210%,宮頸癌、甲狀腺癌、乳腺癌等外轉患者同比下降60%。
作為四川省“兩癌”篩查定點機構,累計為8.4萬名婦女提供免費篩查,檢出早期癌前病變320余例;該院配套乳腺鉬靶、超聲引導穿刺等先進設備;開通四川省婦幼保健院雙向綠色轉診通道;建成覆蓋“篩查-穿刺活檢-根治手術-康復管理”的全鏈條診療體系;搭建孕產婦、兒童健康數據庫,對高危人群實施監(jiān)管追蹤。該體系使縣域婦幼健康核心指標顯著提升:孕產婦死亡率持續(xù)下降,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達99.7%,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下降5%個百分點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