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7日電 (劉忠俊 陳靜 楊璐)6月27日,丹棱縣仁美鎮(zhèn)羅溝村家庭農場,青紅相間的李子綴滿枝頭,壓彎了樹枝,果農們穿梭其間,熟練地采摘果實,呈現出繁忙的豐收景象。

“陽光充足,李子糖度高、口感也特別好!绷_溝村家庭農場負責人羅娟稱,農場種植面積約40畝,畝產約2000斤。果園內,兩架無人機正在執(zhí)行吊運任務,滿載李子的籃筐被無人機直接運送到山下的分揀場地。羅娟表示,采用無人機吊運不僅節(jié)省了數千元人工費,還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,預計2025年收入能達到10多萬元。
山下的分揀場同樣熱鬧,數十名工人正有序地將李子按大小、成色進行分揀、裝箱、打包。這些李子將以每斤3元至4元的價格,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銷往全國各地。采果隊隊員羅淑桃邊分揀邊介紹,每天6時就開始干活,在家門口就能有工作,收入也不錯,不用再外出打工了!崩钭赢a業(yè)不僅讓種植戶實現增收,還帶動了周邊眾多村民就業(yè),形成了完整的產業(yè)鏈。

在李子產業(yè)蓬勃發(fā)展的同時,丹棱縣也在為產業(yè)的長遠發(fā)展蓄力。距離羅溝村不遠的丹橙現代農業(yè)園區(qū),2025年丹棱縣農村困難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正在火熱開展。高級農藝師邱學清正在為40多名學員講解果樹管理技術,現場學習氛圍濃厚!巴ㄟ^老師的講解,學到了很多實用技術和經驗,培訓后要應用到果園,提升水果品質,增加收入!睂W員袁興建稱。
據悉,此次培訓創(chuàng)新采用“理論+實踐”“線下+線上”模式,特別加入無人機操作和電商直播課程。臨時搭建的直播間里,工作人員詳細講解直播帶貨技巧。“以前不懂電商,果子賣不上價,現在學會用網絡銷售,能賣個好價錢了。”學員李均秀稱。

近年來,丹棱縣結合特色產業(yè),每年輪流開展農村困難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,已累計幫助7700余名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,實現穩(wěn)定就業(yè)。培訓內容豐富多元,全方位提升殘疾人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能力。從碩果累累的李子園到充滿活力的培訓現場,丹棱縣正以特色產業(yè)為依托,以技術人才為支撐,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(xiāng)村振興之路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