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1日電 (高林陽)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近年來持續(xù)發(fā)力,深度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資源,創(chuàng)新推出“學校+文藝院、文藝家協會、非遺傳承人”的藝教融合發(fā)展新模式,全力培養(yǎng)文藝人才。
近年來,南部縣采取“學校試點、區(qū)域推廣、全面推進”三步走策略,積極組織文藝院、文藝協會、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,深入開展校園文化活動、建設實踐教學基地等8項融合工作,為中小學生打造充滿藝術氛圍的成長環(huán)境,讓他們在藝術熏陶下全面發(fā)展、快樂成長。
在南部縣幸福小學的“福娃書法社”書法室,常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:書法老師們一邊揮毫潑墨,一邊為同學們講授漢字書寫要領!霸诶蠋煹闹笇拢覀兊臅ㄟM步了許多!蓖瑢W們興奮地表示。2023年12月,南部縣書法家協會、美術家協會培訓基地在幸福小學掛牌成立!拔覀兘M織書法家到學校,每周開展至少2次體驗式書法課。”南部縣書法家協會主席何曉平介紹,至今,已組織書法老師到校開展90余次教學活動,備受師生歡迎。
“文藝協會進校園既能促進文藝與教學資源雙向流動,又能挖掘縣域文化資源,傳承地方特色文化,形成多元多樣的文化傳承新態(tài)勢!蹦喜靠h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任李小紅介紹,目前,南部縣嘉陵畫院、文藝協會名家及非遺傳承人與14所示范學校精準對接,定期開展非遺和文藝教學活動。

今年6月,南部縣根據學校藝術教育需求和學生身心發(fā)展特點,在南部縣幸福小學、盤龍鎮(zhèn)小學等學校啟動藝教融合試點,積極探索新路徑、新模式,全力打造特色社團和藝教深融示范基地,為學生送上豐富的“文藝大餐”。
南部中學在傳承民俗文化方面也成果斐然。近日,南部中學建校100周年教育教學成果展上,花燈、剪紙、金錢板等藝術作品齊聚一堂,傳拓畫尤其引人關注。近年來,南部中學積極推進藝教融合,邀請嘉陵畫院、非遺傳承人與學校美術社團結對,開設非遺興趣班,還設立了南部“四絕”社團,邀請非遺傳承人傳授技藝,為百年名校注入文化創(chuàng)新動力。
在南部縣第一小學,剪紙藝術作品布滿校園文化墻、走廊和樓梯道墻壁。南部縣第一小學黨總支書記劉小寧表示,學校以文化育人理念為引領,以微型課程為支撐,以專業(yè)人才為保障,深度融合藝術與教育,助力學生成長。
南部縣第一小學以藝教深融為驅動,走出了文化傳承與藝術教育融合發(fā)展新路。美術教師王克勇介紹,通過這幾年發(fā)展,從5個美術剪紙興趣小組發(fā)展到目前60多個社團,吸引4000多學生參與。
近年來,南部縣第一小學大力推動“非遺進校園”,注重師資塑造,編寫《川北剪紙》教材,聘請3名非遺傳承人兼職,開設7項非遺微型課程,創(chuàng)新“常態(tài)+選修”模式,將非遺融入日常教學。
南部縣第一小學的成果是南部縣藝教融合的縮影。目前,南部推動14所試點學校與文藝院等精準配對,開設17個非遺傳習班和興趣班,2萬余人次學生參加。南部還建立了文藝專家資源庫,推薦來自全縣文藝院、協會名家、非遺傳承人、藝術教師等42人進入資源庫,深入開展非遺傳承與發(fā)展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