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新聞網

首頁 > shouye > 中新網四川

中國信保四川分公司為成都國際鐵路港跨境運輸保駕護航
2025年06月17日 16:37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曹惠君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7日電(朱源)“蜀道之難,難于上青天!”千年前詩人李白的一聲感嘆,道盡四川對外交通的艱難。如今,蜀道難早已成為歷史,一條條鐵路、公路將四川與全國甚至全世界連接在一起。從成都青白江呼嘯而過的中歐班列,源源不斷地將天府物產輸往全世界,又將全世界貨物運來四川。

  然而,有形的蜀道雖然四通八達,但無形的障礙還在制約著蜀道的通暢。中國信保四川分公司作為政策性信用保險金融機構,為成都國際鐵路港跨境運輸服務保駕護航,切實踐行著金融央企的使命擔當。

破解跨境運費的“信用之痛”。中國信保川分 供圖

  收取跨境運費的“信用之痛”

  從青白江鐵路港至荷蘭鹿特丹,這條全長11000多公里的跨境物流通道,使內陸的四川成為開放的前沿。2024年,成都國際班列共開行5500列,其中中歐班列達3100余列,開行量保持全國第一。

  但是,青白江鐵物流企業(yè)為境內外客戶提供便捷跨境運輸服務的同時,自身收取跨境運輸費卻遇到新的“蜀道難”困境。相關數據顯示,川企跨境物流運費拖欠率同比上升17%,其中歐洲線占比高達43%。

  跨境運輸物流運費單筆金額不大,但數量卻多,很難逐筆收取,往往采用月結、季結等信用結算。運費支付人有境外貨主,也有境內出口企業(yè),魚龍混雜、難以辨識。為保障貨物通行效率,除了運費外,物流企業(yè)還不得不經常墊付其它稅費;同時,1萬多公里的路程,沿途的十幾個國家一旦有其它風險就會錢貨兩空。

  這些意外風險,對輕資產的跨境物流企業(yè)來說,可謂“不能承受之痛”。某成都物流企業(yè)負責人坦言:“最怕貨抵港后發(fā)生風險,一筆運費損失可能拖垮整個季度的資金流!”

  政策性信用保險的“解痛之方”

  今年5月,在深入調研跨境物流企業(yè)具體情況后,中國信保四川分公司出具了成都國際鐵路港片區(qū)首張跨境運輸服務保單,為投保物流企業(yè)提供了貫穿其首程運輸、倉儲、尾程配送的全流程應收賬款信用保險綜合解決方案,精準破解跨境物流運費拖欠難題。

  據介紹,該跨境運輸服務保單在以下應用場景極具代表性:

  一是精準識別貨主資信。通過接入中國信保全球企業(yè)資信數據庫,并依托中國信保四川分公司的信用評估服務,投保物流企業(yè)可準確了解客戶資信情況,從而篩選優(yōu)質客戶,降低違約概率。

  二是保障企業(yè)運費損失。不管是國際貿易中的跨境物流服務、國際貨運代理,還是跨境多式聯(lián)運下,投保物流企業(yè)因商業(yè)信用、政治風險等遭受的運費拒付和運費拖欠損失,都可獲得最高90%的保險賠付。

  三是便利資金周轉。憑借信保保單融資增信功能,投保企業(yè)可獲取銀行低息貸款,將原本90天才能回收的運費,轉化為馬上可用的現(xiàn)款,資金周轉率大大提升。

  四是調解運輸糾紛。投保物流企業(yè)應收運費出險報損后,如與中國信保簽署《委托代理協(xié)議》,中國信保的專業(yè)團隊會依據國際貿易和國際運輸的通行規(guī)則,調查核實糾紛原因,協(xié)調相關方利益,對合法權益進行追討,降低物流企業(yè)維權成本。

  當中國信保保單與中歐班列形成"雙輪驅動",成都國際鐵路港正從單純的物流通道進階為連接全球的"信用走廊"。如今在成都青白江,鳴笛啟程的中歐班列,搭載的不僅是天府產出的豐饒物產,更是川企走向世界的信用底氣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(lián)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