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szjj > 中新網四川

什邡:以工代賑惠民生 鄉(xiāng)村建設促發(fā)展
2023年12月29日 16:20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曹惠君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9日電 (吳楷棣 王遠航)近日,在什邡市鎣華鎮(zhèn)天橋村以工代賑項目現場,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最終的驗收工作。

鋪設道路。 什邡市委宣傳部供圖
鋪設道路。 什邡市委宣傳部供圖

  據悉,該項目作為什邡首個以工代賑落地項目,計劃總投資395萬元,于今年3月底開工建設。包括建設已毀山間道路3.2公里、沿線護坡堡坎,恢復損毀路面4000平方米,改建道路850米等多個子項目。

  “天橋村基礎設施薄弱、交通不便,導致大量農村勞動力無法外出務工!碧鞓虼妩h支部書記蘇世福介紹,以工代賑項目落地后,該村堅持“先有群眾,后有項目”原則,按照“以群眾為主體,堅持群眾參與,開展就業(yè)技能培訓,充分激發(fā)群眾內生動力”的思路,將以工代賑項目與帶動群眾就業(yè)、特色產業(yè)發(fā)展等方面緊密結合。

 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,天橋村村民還自發(fā)形成項目理事會,對施工管理、人員工資發(fā)放等工作形成臺賬式管理。積極協(xié)調項目管理、監(jiān)督施工質量。

  “我們以前需要外出務工,現在在家門口就有了一份工作,讓我們受益很多。而且路修好了,老百姓也得到實惠了!痹黾恿耸杖,還能為美化家園出力,在當地群眾李元書看來,這是“一舉兩得”的好事。

  “我們將認真總結天橋村以工代賑項目的優(yōu)秀經驗,精心做好謀劃工作,在全市范圍內大力爭取和推廣以工代賑項目!笔糙邪l(fā)改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就近就業(yè)不僅拓寬了群眾的致富路,更能激發(fā)群眾參與建設家園的積極性,同時也讓當地群眾成為建設主體、治理主體和受益主體。

  接下來,什邡將把以工代賑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(xiāng)村振興有效銜接的“潤滑劑”,聚焦在建農業(yè)農村基礎設施工程項目,圍繞適合人工作業(yè)、勞動密集型的農村人居環(huán)境、小型水利、鄉(xiāng)村道路建設等項目,大力推廣以工代賑,以項目帶動群眾就近就業(yè)增收,著力解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“最后一公里”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