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szjj > 中新網四川

合江2024年中稻測產畝產達776.63公斤
2024年07月31日 11:33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曹惠君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31日電 (秦子涵 李宇婷)7月30日,位于瀘州市合江縣白米鎮(zhèn)斗笠村的噸糧示范田經過專家組現(xiàn)場測產驗收,平均畝產達到畝產776.63公斤。

  測產驗收現(xiàn)場。合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
測產驗收現(xiàn)場。合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

  走進示范田,水稻顆粒飽滿,一片金黃。測產驗收專家組與農技人員、水稻種植戶等來到收割現(xiàn)場,隨機抽取示范方3塊田進行實收測產。伴隨著農機的轟鳴聲,三塊測產田的水稻被收割、脫粒、裝袋后統(tǒng)一運走進行測產。

  合江縣三農工委種植業(yè)發(fā)展和保護辦公室副主任張正友說:“今年合江縣繼續(xù)在全縣范圍內推廣水稻的中稻再生稻高產集成技術,選用優(yōu)質高產的水稻品種,推廣合理密植和旱育秧等高產技術,今年春耕生產到水稻收割時間,合江縣的雨量充沛天氣較好,今年的產量預計較高。”

  水稻在通過晾曬、去雜、風凈、稱重、測定水分等環(huán)節(jié)后,測得該地塊中稻平均畝產達776.63公斤。四川省農業(yè)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水稻中心主任張林說:“整個合江縣今年高產示范片整體效果非常好,技術到位,管理到位,技術落實到位,從測產結果來看合江縣今年產量水平非常高,整體非常不錯。”

  合江地處川、渝、黔結合部,亞熱帶氣候,溫光資源豐富,年平均氣溫18.5℃,適合在種植一季中稻的基礎上再蓄留一季再生稻。2024年,合江縣在白米鎮(zhèn)斗笠村應用中稻+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,建設示范片面積2800畝,本次測產的水稻品種為“甬優(yōu)4949”,該品種有穗型中偏大,穗粒較小株葉型好,葉片直立,夾角小、再生芽主要是從基部萌發(fā)等特點,所以中稻收割后,再生稻穗型很大,非常適合合江縣種植。2024年,全縣共種植水稻有52萬畝以上,預計產量可能達31萬噸以上,將持續(xù)擦亮巴蜀魚米之鄉(xiāng)金字招牌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(lián)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