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txsc > 中新網四川

瀘州敘永:彝鄉(xiāng)巧手“繡”幸福
2023年11月14日 16:01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曹惠君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4日電 (鄒立楊)為深入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,充分發(fā)揮彝族手工刺繡在助推脫貧攻堅與鄉(xiāng)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重要作用,由瀘州市敘永縣民宗局牽頭、敘永縣幫扶學校舉辦的“2023年敘永縣水潦彝族鄉(xiāng)少數民族產業(yè)發(fā)展項目手工刺繡培訓班”近日在敘永縣水潦彝族鄉(xiāng)海涯村正式開班,來自水潦鄉(xiāng)50余名彝族刺繡手工愛好者參加培訓。

彝鄉(xiāng)巧手“繡”幸福。敘永縣委統(tǒng)戰(zhàn)部供圖
彝鄉(xiāng)巧手“繡”幸福。敘永縣委統(tǒng)戰(zhàn)部供圖

  培訓老師采取理論指導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。圍繞刺繡針法技巧、色彩搭配的組合與應用、手工刺繡與旅游產品相結合等方面的知識進行詳細講解,并通過現場操作,進一步提升學員們的刺繡專業(yè)技能。參加培訓的學員們邊聽講解邊動手操作,現場學習氛圍濃厚。

  彝族刺繡是彝族群眾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手工技藝,本次培訓班,旨在營造樹匠心、育匠人、出精品的良好氛圍,進一步深化傳承傳統(tǒng)文化的情感,提升刺繡保護傳承實踐能力和水平,精準幫扶農村剩余勞動力提素增智、增收致富,促進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