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txsc > 中新網四川

瀘州江陽:“同心·校園閱讀”公益項目走進瀘州市實驗小學校
2023年12月05日 19:05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韓金雨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5日電 (詹前程 曾志桁)日前,致公黨瀘州市江陽區(qū)基層委員會和江陽區(qū)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聯合開展的“同心·校園閱讀”公益項目走進瀘州市實驗小學校,在該校學校舉行了“書香陪伴共育花開”等3場專題活動,全校40多名教職工和近1000名家長參加了活動。

活動現場。江陽區(qū)委統(tǒng)戰(zhàn)部供圖
活動現場。江陽區(qū)委統(tǒng)戰(zhàn)部供圖

  此次“同心·校園閱讀”公益項目系列活動,以統(tǒng)戰(zhàn)智慧和力量進一步推動了家校共育工作,培養(yǎng)家長閱讀意識,為解決家長在陪伴孩子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、困惑,提供了優(yōu)秀案例和方法指導,獲得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。

  分段舉行更有針對。為了讓本次家長專場活動更有針對性、取得實效,項目組根據學生的年齡、心理特點和各年段家長陪伴閱讀的不同著力點,將本次活動分為三場進行,一、二年級以培養(yǎng)幼小銜接階段孩子閱讀興趣為主題,三、四年級以持續(xù)孩子閱讀動力為主題,五、六年級以接閱讀搭建與青春期孩子溝通交流為主題。

  家長分享榜樣示范。孩子的閱讀之旅,少不了家長的陪伴。本次活動,為家長們更好地分享、交流和借鑒提供了很好的舞臺。每場活動,選取該年段的3名優(yōu)秀家長代表進行經驗交流,他們講述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閱讀故事,平實且真實,讓在場的家長門感動與感嘆,點燃起他們陪伴孩子閱讀的激情。

  專家指導專業(yè)引領。本次專題活動,邀請到了著名教育專家畢遐明教授。畢教授針對不同年段學生的特點,給教師和家長們提出了一些專業(yè)、科學的建議和具體可操作的方法。畢教授的分享,激勵了家長朋友們做好孩子的榜樣,做喜歡看書、熱愛閱讀的家長。他建議孩子們要讀智慧的書,童蒙養(yǎng)正,少年養(yǎng)志,讀經典讀物,讓孩子知書達理,學以致用,內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

  現場互動答疑解惑;顒蝇F場還設置了家長與專家面對面互動交流環(huán)節(jié),氣氛熱烈。30多位家長們踴躍發(fā)言,就陪伴孩子閱讀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、疑惑、顧慮等,向專家提問。專家現場答疑解惑,進行全面、針對性解答。現場提問具有廣泛代表性,專家解答專業(yè)、權威。

  目前,致公黨江陽區(qū)基層委、區(qū)知聯會共推的“同心·校園閱讀”公益項目被評為瀘州市十大重點公益項目。該項目自2017年實施以來,通過多形式、多渠道為城鄉(xiāng)孩子提供閱讀機會、提高閱讀興趣,助力提升鄉(xiāng)村教育質量,為鄉(xiāng)村振興扶志扶智不遺余力。在專家的指導下,共組建了專業(yè)志愿服務隊伍46人,深入江陽區(qū)通灘鎮(zhèn)石寨久橋小學、古藺縣敘永縣等邊遠山區(qū)學校,打造5個“書香村小”,援建69個“同心書屋”,捐贈1萬余冊圖書;先后錄制48節(jié)閱讀微課,組織23場大型閱讀活動,培養(yǎng)128名閱讀指導種子教師,幫助近萬名孩子愛上閱讀。2023年,該項目創(chuàng)建了“致公江陽書院”“致公實小書院”“致公鄰府書院”等閱讀陣地,持續(xù)推動校園閱讀走深走實見成效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