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

文明起源新突破... “十四五”期間四川文物工作這樣干

2021年01月18日 10:57 來源:華西都市報 編輯:曹惠君

分享到:

  自“十四五,文化聽你說!獻策四川文化改革發(fā)展”大型網絡建言征集活動正式啟動以來,網友反響強烈,紛紛通過網絡通道為四川文化改革發(fā)展建言獻策。

  1月15日,圍繞“不斷開拓進取 努力為開創(chuàng)新時代四川考古文物工作新局面貢獻力量”主題,四川省文物局黨組書記、局長王毅分享了四川文物工作在“十四五”期間的著力點,將從大普查、大保護、大利用、大展示等多個角度展開,努力探索建設“中國特色、中國風格、中國氣派”考古學的四川實踐。

  華西都市報-封面新聞記者曾潔

  考古遺存大普查

  四川文物資源特別豐富,除了已知的6.5萬個文物點,地下文物同樣超乎想象。

  自古以來,四川西部就是黃河長江文化交流的通道,留下了新石器時期、舊石器時期、商周時期等不同時期的大量遺存。

  隨著考古工作的展開,更多的突破和發(fā)現(xiàn)將逐漸涌現(xiàn)出來,比如正在發(fā)掘的三星堆可能會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發(fā)現(xiàn),舊石器時代遺址的調查會對古代人類起源研究有所突破,這類考古工作稱之為“大普查”。

  王毅透露,未來要開展六江流域調查、石窟寺、洞穴遺址、巴蜀文明遺存的專項調查,以大普查來帶動未來的文物工作。

  珍貴文物大保護

  大普查之后,對于一些珍貴的文物就要采取大保護的措施。特別是一些關于人類起源、文明起源、國家起源等方面的重點文物,要給予最好的保護。

  王毅分享,如今的考古發(fā)掘跟過去相比,已經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三星堆遺址的發(fā)掘吸引多學科加入,很多高科技手段都被運用到發(fā)掘當中,確保地下珍貴文物得以科學保護,讓四川考古和文物保護成果再上一個新臺階,努力探索建設中國特色、中國風格、中國氣派考古學的四川實踐。

  文明起源新突破

  人類起源距今已經幾十萬年,看似與四川關系不大,然而最新的考古研究表明,人類起源與四川關系密切。未來的四川文物工作,要在人類起源、文明起源、國家起源與發(fā)展方面取得新突破。

  目前,四川已經開始重啟六江流域、舊石器時代、洞穴遺址的調查,估計會有特別重要的發(fā)現(xiàn)。近幾年要集中力量還原寶墩遺址、三星堆遺址的文化面貌,對構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起源的格局會有特別大的意義。

  文物利用新舉措

  王毅提出,要在保護的前提下實施大利用,未來在文物展示、利用方面將有一系列的舉措。

  眾所周知,三星堆已經開始修建新館,未來除了四川博物院新館,各市州還要新建一批博物館,讓四川整個可移動文物的展示體系得到巨大提升。

  此外,四川正在積極參與的長征文化公園四川段建設、川陜蘇區(qū)紅軍公園建設,會讓四川革命文物利用展示取得極大突破。

  文物事業(yè)的欣欣向榮,離不開考古、文博隊伍的人才培養(yǎng)。四川未來還將在人才培養(yǎng)方面有所突破,培養(yǎng)、引進人才,提升科學研究能力,加強實驗室建設,讓四川文物事業(yè)再創(chuàng)輝煌。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 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② 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③ 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

  聯(lián)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 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