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2日,享有“云上古羌·清涼茂縣”美譽的四川茂縣迎來一場體育盛事——“大美阿壩杯”曲棍球邀請賽激情開賽。在高原藍天的映襯之下,球棍如風疾馳,健兒身影矯健,同場競技激情四溢,歡呼吶喊回蕩山谷,共同譜寫著一曲團結(jié)、拼搏與夢想的嶄新篇章。


開幕現(xiàn)場
本次賽事由四川省棒壘曲棍球協(xié)會指導(dǎo),茂縣人民政府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教育和體育局主辦,茂縣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和旅游局、茂縣教育局承辦,成都市棍網(wǎng)球協(xié)會協(xié)辦。作為目前國內(nèi)最大規(guī)模的U18組別棍網(wǎng)球比賽,它創(chuàng)新采用“白天比賽-夜宿羌寨-特色研學”模式,不僅是一個高水平的體育競技舞臺,更是在成都2025世界運動會開幕前,一場集民族交流、文旅賦能與體育精神于一體的標志性盛會。
開幕盛典:共繪民族團結(jié)新畫卷
上午8時30分,伴隨著莊嚴的國歌聲,賽事正式拉開帷幕。身著絢麗藏羌盛裝的舞者,以融合羌族薩朗節(jié)奏與藏族鍋莊韻律的迎賓舞,瞬間點燃全場熱情。
本次邀請賽的意義遠超體育競技本身,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。棍網(wǎng)球項目,以其獨特的協(xié)作智慧與青春活力,吸引著各族青少年在賽場上盡情揮灑汗水,共同建立信任,深化彼此間的友誼。賽事致力于發(fā)掘體育人才,旨在為世運會和奧運夢想貢獻阿壩力量。
賽場競技:汗水澆鑄融合新碩果
賽事設(shè)置男子組、女子組兩個組別,吸引了來自北京、上海、濟南、哈爾濱、成都、瀘州及阿壩州本土藏羌青少年球隊等十余支代表隊同場競技。
7月12日至13日,賽事在茂縣體育場展開激烈角逐。除冠亞季軍獲頒獎授牌外,所有參賽者均能獲得參賽證書。賽場上,球棍揮舞如風、小球飛旋疾馳,來自不同地域、不同民族的少年們迅速打破隔閡,憑借默契的眼神交流與激烈的團隊呼喊,迅速匯聚成強大的團結(jié)力量。特別是在首場對陣中,來自本土球隊的茂縣羌族少年奮力撲救創(chuàng)造反擊良機,球隊成員默契協(xié)防化解危機的精彩場面,贏得了全場的掌聲與歡呼,F(xiàn)場觀眾與教練熱烈互動,共同感受賽事激情與文化魅力。
創(chuàng)新模式:體旅文教深度融合新實踐
賽事首創(chuàng)“日賽·夜宿·研學”模式,以棍網(wǎng)球為紐帶,充分展示阿壩州及茂縣獨特的藏羌文化、璀璨的非遺技藝與豐富的生態(tài)資源,有力推動體育、旅游、文化、教育的深度融合與發(fā)展。
賽事特設(shè)“民族體育文化研學驛站”,組織隊員在古羌寨非遺工坊體驗羌繡球網(wǎng)制作,聆聽羌族老人講述爾瑪山神信仰,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實現(xiàn)精神共鳴。比賽期間(7月12-13日),主辦方在茂縣中國古羌城安排官寨城門燈光秀、羌族特色演出、藏羌篝火晚會等研學活動。賽后(7月14-15日),運動員們還可自主選擇前往九寨溝、松潘古城等開展深度研學,品味藏羌特色美食,探秘川西絕美勝景。




精彩瞬間
球桿為橋:從高原邁向世運的新夢想
這場賽事的意義已超越競技本身。它是成都2025世運會的前奏,預(yù)熱著即將閃耀世運舞臺的棍網(wǎng)球運動,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其中;它是民族融合的鮮活樣本,讓“民族團結(jié)一家親”的美好愿景綻放新的光芒;它也是阿壩州“體育+文旅”融合發(fā)展的創(chuàng)新典范,為“天下九寨溝·大美阿壩州”及“云上古羌·清涼茂縣”的品牌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。
正如賽場上那顆被共同拋起的網(wǎng)球,它指向的不僅是激烈的賽場,更是各族青少年攜手奔赴的未來,是雪域高原向世界敞開懷抱的美好明天。這朵綻放在川西北高原的體育團結(jié)之花,必將孕育出更加深厚的民族情誼與奧運夢想的豐碩果實。
賽事組委會供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