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bwbd > 中新網四川

浦發(fā)銀行成都經開區(qū)支行“攔下”一起網絡聊天詐騙事件
2022年04月06日 13:27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曹惠君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6日電(陳曉靜)近日,某客戶行色匆匆來到浦發(fā)銀行成都經開區(qū)支行,表示需要立即到柜面進行轉賬交易,大堂經理將其引導至柜臺。由于該客戶有聽力障礙,柜面工作人員耐心地通過書面交流的方式與其溝通轉賬用途等信息。

浦發(fā)銀行成都經開區(qū)支行。蒲發(fā) 攝
浦發(fā)銀行成都經開區(qū)支行。蒲發(fā) 攝

  該客戶向工作人員提供了自己與“男友”的微信聊天記錄,并稱自己與“男友”通過網絡媒介相識,“男友”在攜帶裝有大量美金的行李箱過海關時,被海關攔下,需向海關支付12500元人民幣才可通行,“男友”找到該客戶求助,為幫助“男友”盡快順利通關,客戶遂來到網點向男友轉賬。

  工作人員了解到情況后高度警覺,立即向上級主管匯報。在主管進一步與該客戶了解具體情況后,結合客戶的描述和聊天記錄,發(fā)覺此次事件詐騙特征明顯,初步判定該客戶遭遇網絡詐騙。

  工作人員主動勸說該客戶報警處理,但該客戶稱相信“男友”,不愿報警,在工作人員多方勸說下,客戶最終同意讓工作人員將情況報告龍泉驛反詐中心。

  反詐中心接到報案后迅速響應,立刻趕到經開區(qū)支行核實情況。經核實,該客戶確是遭遇網絡聊天詐騙,所幸經過銀行工作人員和龍泉驛反詐中心的共同努力,最終成功堵截了12500元詐騙資金,避免了客戶的經濟損失。

  浦發(fā)銀行成都經開區(qū)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,未來會進一步加大金融知識普及力度,增強社會公眾防詐騙意識,并不斷提升支行工作人員識別電信網絡詐騙的能力,筑牢反詐安全防線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(lián)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