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bwbd > 中新網四川

金陽:志愿服務從“頭”開始 關愛老小從“心”傳遞
2022年08月11日 21:18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祝歡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1日電 炎炎夏日,酷暑難耐,空氣里除了聒噪的蟬鳴就是灼人的溫度。但金陽縣天地壩鎮(zhèn)東山社區(qū)“1+N”互助養(yǎng)老中心卻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。

  “小伙子不要問了,直接剪,越短越好,弄個光頭符合他的氣質!薄肮褪,放開剪就對了,他是我們社區(qū)最帥的老頭!”金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的“發(fā)短情長•愛暖人心”公益理發(fā)活動正在歡聲笑語中進行著。

  幾位穿紅色馬褂的志愿者正在為老人理發(fā)。在老人等待理發(fā)之時,義診工作也在同步進行,志愿者們?yōu)槔先藴y量血壓,并根據檢查結果提出相應的建議,耐心告知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保持身體健康。

 活動現場。(金陽縣委宣傳部供圖)
活動現場。(金陽縣委宣傳部供圖)

  “我們年齡大了,去縣城理發(fā)不方便!71歲的老人吉克阿普說,“共產黨讓我們住上了好房子,過上了好日子,真的太感謝了!

  另一邊,志愿者們帶領兒童服務中心的孩子們觀看防溺水宣傳短片,并仔細講解防溺水相關知識和技能、發(fā)放兒童書籍。此次活動共計為20余位老人提供了理發(fā)和義診服務、對30余名兒童進行了安全教育。

  據悉,東山社區(qū)是金陽縣最大的集中安置點,外出務工人口較多,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比例較大,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精心組織了上門理發(fā)和暑期防溺水宣傳。

  此次活動是根據群眾“訂單”上門“下菜”的一個縮影,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,金陽縣堅持“群眾在哪里,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;群眾需要什么,志愿者就提供什么”的理念,瞄準群眾需求,積極開展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,著眼“凝聚群眾、引導群眾、以文化人,成風化俗”,把文明“送”到群眾家門口,“種”在群眾心頭,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