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新聞網

首頁 > lyxw > 中新網四川

瀘州合江:橄欖喜豐收 農戶笑開顏
2025年10月14日 16:53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曹惠君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4日電 (王易 胡峻)金秋時節(jié),瀘州市合江縣臨港街道雨臺山村、望龍鎮(zhèn)大院子村橄欖基地里,漫山遍野的橄欖樹掛滿了青翠飽滿的果實,村民們正忙碌地進行采摘、分揀、裝箱。合江縣小潘橄欖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的橄欖出口量,從去年的10噸,躍升至今年預計的1000噸,實現了令人矚目的百倍增長。

橄欖豐收。合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

  百倍增長:從“試水”到“爆單”的跨越

  “去年我們的出口量才10噸,今年我們預計能達到1000噸!”合作社總經理潘敏看著眼前繁忙的景象,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這份成績單背后,是品質的保證和市場的認可。

  潘敏介紹,這1000噸的產量,不僅源于自家果園約600噸的豐產,還包含了向周邊果農收購的約400噸橄欖!巴ㄟ^合作社的渠道,我們把周邊農戶的橄欖也一同帶出了國門,共同增收!

  作為四川省一家擁有出口水果注冊登記資質的果園,合江縣小潘橄欖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已逐漸成為四川水果走向世界的一張亮眼名片。

  品質為王:贏得越南市場“回頭客”

  合作社的橄欖為何能遠銷海外,并實現爆發(fā)式增長?答案就藏在它的品質和口感里。

  來自越南的采購商,龍州灃瀅貿易有限公司合伙人何滿泉先生已是這里的“回頭客”。去年從這里收購10噸橄欖銷往越南后,今年他再一次選擇了臨港街道的橄欖。

  在收購基地,何滿泉對橄欖贊不絕口:“它的品質,還有那口感很合適越南市場的需求。我們會定點在這邊收購,每年我們都會過來這邊長期收購!边@份來自國際市場的肯定,是合江橄欖競爭力最直接的體現。

  產業(yè)鏈延伸:一顆橄欖的“七十二變”

  除了直接出口,小潘合作社還致力于延伸產業(yè)鏈,提升橄欖的附加值,讓一顆小橄欖發(fā)揮出最大效益。

  “我們把它做成果脯、做成橄欖菜,這部分對外收購的量大概有100噸左右。”潘敏總經理補充道。

  此外,合作社還有約50噸的優(yōu)質橄欖被發(fā)往廣州江南市場,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。

  這種“出口+內銷+深加工”的多渠道發(fā)展模式,不僅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,也增強了產業(yè)抗風險能力,讓合江橄欖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根基更加穩(wěn)固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