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新聞網

首頁 > shms > 中新網四川

南充市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項目展演大賽舉行
2025年06月20日 19:44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堯欣雨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0日電 (周亮)19日晚,“文明南充·實踐同行”南充市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項目展演大賽在蓬安舉行。來自南充全市的12個精品項目以藝術為媒,生動講述扎根泥土、服務群眾的文明實踐故事,為線上線下觀眾奉上了一場直抵人心的文明盛宴。

展演現(xiàn)場。彭圣洲 攝

  沒有枯燥的匯報,只有鮮活的演繹。此次大賽創(chuàng)新采用情景劇、詩朗誦、金錢板、魔術小品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,將南充大地上的文明實踐成果搬上舞臺,讓抽象的理念化作可感可知的溫情故事。

  當晚8點,大賽正式開始,12個精品項目輪番上場。南部縣的金錢板《移風易俗新風贊》用傳統(tǒng)曲藝倡導文明鄉(xiāng)風;西充縣的詩朗誦《紅與藍》則展現(xiàn)了公益力量服務社會的赤忱之心。蓬安縣的情景劇《春泥》深情演繹“相如護蕾”項目如何挽救失足少年、助力重返校園;儀隴縣的情景劇《能源數(shù)據(jù)·智慧助老》聚焦科技守護農村高齡獨居老人安全;嘉陵區(qū)的情景劇《之江心光·解憂信箱》展現(xiàn)關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新路徑;蓬安縣的獨幕劇《來自星星的光亮》以“唐氏女孩學川劇變臉”的真實故事,禮贊特殊兒童自強不息的精神,感動全場。此外,營山縣的表演唱《曬秋》描繪藝術賦能鄉(xiāng)村振興,閬中市的《古城“聯(lián)防”計劃》展示志愿力量守護千年文物安全,順慶區(qū)的舞臺劇講述為兒童筑起安全防線的故事。12個項目涵蓋移風易俗、文化惠民、未成年人保護、智慧助老、特殊群體關愛、歷史守護等多個領域,全面展現(xiàn)南充文明實踐的多樣化探索。

展演現(xiàn)場。彭圣洲 攝

  這場精彩紛呈的展演,是南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枝繁葉茂的生動縮影。近年來,南充市深耕文明實踐沃土,已構建起覆蓋全域的服務網絡——建成9個實踐中心、242個實踐所、3004個實踐站,培育出254個扎根基層、服務群眾的精品項目,讓文明新風覆蓋城鄉(xiāng)每個角落。

  此次大賽還通過南充融媒APP、南充融媒視頻號、蓬安電視臺、賦圣蓬安APP、蓬安播報微信平臺、抖音等渠道進行同步直播,吸引了數(shù)十萬網友在線觀看討論,有效擴大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影響力和覆蓋面。

  “每個項目都接地氣、聚人心,體現(xiàn)了群眾化、精細化、服務化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價值!闭寡萁Y束后,評委代表對參賽項目的創(chuàng)新性、實效性給予高度肯定。經過激烈角逐和專業(yè)評審,《春泥》斬獲一等獎,《來自星星的光亮》《之江心光?解憂信箱》等3個項目獲二等獎,《曬秋》《光榮之花》等4個項目獲三等獎。

  “文明之花,在嘉陵江畔絢麗綻放;實踐同行,讓文明之光映照四方!迸畎部h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,本次大賽不僅是對文明實踐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驗和展示,更吹響了深化實踐、服務民生的新號角。下一步,將繼續(xù)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,讓文明之風吹遍城鄉(xiāng)每個角落,讓新時代文明實踐真正成為聯(lián)系群眾的“連心橋”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(lián)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