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新聞網

首頁 > 中新網四川

瀘州納溪聯(lián)合開展“3·15”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
2025年03月17日 13:21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曹惠君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7日電 (雷生 付文杰)“日前,瀘州市納溪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管局、瀘州發(fā)展建設集團與納溪區(qū)永寧街道聯(lián)合開展“共筑消費誠信守護權益同行”暨“3·15”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誠信教育宣傳活動,為群眾宣傳新的《集貿市場計量監(jiān)督管理辦法》,講解如何利用手機變砝碼識別短斤少兩、如何投訴消費欺詐等,共同營造公平誠信的消費環(huán)境。

  活動中,納溪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障股工作人員羅琴向大家詳細解讀了今年3月1日剛開始實施的《集貿市場計量監(jiān)督管理辦法》,該“辦法”明確規(guī)定了集貿市場應一律使用可打碼、便于追溯的電子秤,并且要經鑒定合格方可使用,禁止使用國家明淘汰的計量器具、國家限制使用的計量器具,市場管理者也有責任去維護這個市場的公平消費環(huán)境。新“辦法”的實施對于規(guī)范市場計量秩序、保障消費者權益都有著重要意義,讓居民群眾對市場計量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認識,明白了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消費權益。

  “手機變砝碼”這一新穎又實用的技能更是成為當天活動的一大亮點。市場監(jiān)管局的工作人員手把手教居民們如何將手機變成砝碼,使手機成為日常生活中便捷的計量監(jiān)督工具。大家認真學習,紛紛拿出手機嘗試操作。同時,工作人員還分享了識別無良商家短斤少兩伎倆的技巧,如觀察電子秤的顯示、注意商家稱重的動作等,這些實用的知識和技能,有效提升了居民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識假防騙能力。“學會了這個方法,以后買菜就不怕被短斤少兩了!”居民李模華興奮地說。

  當天,瀘州發(fā)展建設集團的志愿者們還開展了”巾幗風采·志愿同行“主題活動,通過手工制作團扇、走訪慰問困難群眾等,凝心聚力,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
  此次“3·15”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誠信教育宣傳活動,不僅普及了消費維權知識,還增強了居民們的誠信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,為營造公平、誠信、和諧的消費環(huán)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(lián)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