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ylss > 成都日報

成都大運會:讓世界看見中國之美
2021年10月08日 14:26 來源:成都日報 編輯:曹惠君
分享到:

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和東安閣

  10月7日,《人民日報》在頭版重磅推出成都大運會報道《成都高質量籌辦大運會》,報道以大運會火炬、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的“太陽神鳥”為線索,展示出一幅天府文化與大運精神交匯融合、國際賽事與城市文化相互碰撞的瑰麗畫卷。

  成都,有著獨特的城市文化內涵。大運會的到來,將為這座城市未來的發(fā)展增添新的文化底蘊;那些充滿創(chuàng)造力的年輕人,也會將這座城市優(yōu)雅時尚的文化氣質傳播到世界的不同角落——讓世界,看見獨特的中國之美。

  迷人的成都古韻

  于細節(jié)處展示中華文化

  除了“神鳥置頂”的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,東安湖“公園十二景”中的第一景東安閣,也已于近日驚艷亮相,為成都又添一座文化新地標!皹情w整體采用唐代風格,嚴謹地按照唐式高閣的建筑形制設計建造。同時,萃取太陽神鳥形象、蜀錦與寶相花紋(芙蓉花)元素,展現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蘊!表椖咳桃(guī)劃設計單位華采堂設計負責人介紹。東安閣作為大運會核心配套建筑,將起到國際會客廳的作用,承擔宴賓、觀禮等重要功能,是一扇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與成都風貌的重要窗口。

  按照“韻動絲路、綠繡錦城”設計理念建成的高新區(qū)體育中心、建筑造型取意書香的新都香城體育中心,這些詮釋現代建筑之美、天府文化之韻的大運場館已開門迎客,未來,它們將成為一座座新的文化地標,述說城市的底蘊和特質。

  而太陽神鳥、熊貓等元素,成為成都大運會會徽、吉祥物、火炬設計的“主看點”,中國風格、巴蜀韻味迎面而來,呈現出成都擁抱世界的姿態(tài),體現了中華文化和天府文化的包容性、活力時尚的青春氣息。

  對此,國際奧委會副主席、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表示,希望大運會辦出成都的“文化味”,“成都大運會火炬把古蜀文明、成都歷史文化名城的很多元素放進去了。成都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,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,這里有武侯祠、杜甫草堂、錦里、寬窄巷子……成都也是一個最佳旅游城市,也是全國文明城市,還是大熊貓的故鄉(xiāng),美食之都等等,這座城市未來會增加更多創(chuàng)意的亮點!

  最“成都”的文創(chuàng)產品

  通過大運會火遍全國

  以大運會吉祥物“蓉寶”為原型制成的各種文創(chuàng)產品,也是融合賽會活力與城市魅力的創(chuàng)意結合。從場館到街道,從公園到濕地,從音樂到美術,從實用器到紀念品,“美學+體育+文創(chuàng)+消費”的概念不斷升級,“老成都”“蜀都味”“國際范”,正不斷創(chuàng)造出彰顯成都文化、地域特色的生活美學。一系列文創(chuàng)產品,通過成都大運會火遍全國!斑^去外界對四川的了解可能只停留在川菜上,如今通過大運會這樣的國際賽事能讓世界更好地了解四川。”北京冬奧會組委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楊揚說。大運號主題地鐵列車、大運號飛機,上天入地不得了,以太陽神鳥、蓉寶為主要元素的彩繪,打下了鮮明的文化烙印。

  發(fā)掘“大運好禮”,聯動150家企業(yè)征集初選了170款具有成都造和天府文化特色的名優(yōu)特產和文博文創(chuàng)品,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郫縣豆瓣、南臺月、環(huán)太苦蕎、彭州白瓷等。以大運會之名禮獻世界,提升蜀錦、蜀繡、川茶等成都特色產品品牌價值,向全球展現天府之國充滿幸福感的生活美學。旅游景點打造各種“大運集市”,包括音樂演藝、藝術空間、美食市集、非遺項目、大運文創(chuàng)等,為市民、游客提供“樂享大運”的消費場景。在社區(qū)、綠道、學校等多個場景中,不斷加大成都大運會歌曲的推廣和傳唱力度,音樂之都唱響成都喜迎大運的好客之情。

  做強“舌尖上”的影響力,既是當下迎接大運會所直面的機遇,也是成都一直以來所擅長的事!按筮\星餐飲 幸福好食光”成都推薦體驗餐廳Top100最近火熱出爐,“我們希望讓世界感受成都以川菜文化為代表、中外美食薈萃的國際美食之都的魅力!背啥即筮\會執(zhí)委會市場食品部相關負責人說道。

  活力時尚的城市精神

  以嶄新面貌迎接世界

  “愛成都,迎大運”,不僅僅是個口號。成都大運會作為世界級體育盛會,將促進國與國、人與人、文化與文化的進一步深度互動交流,與全世界交流強健體魄、自強不息、積極向上的精神文化,刷新并傳播舉辦城市——成都的古蜀文明與天府文化在世界的印象與影響。

  正如大運會形象大使張靚穎所說,“大運會其實不單單是一個賽事,它也傳承著青年人永葆青春和永不言敗的精神!绷硪晃恍蜗蟠笫柜T喆認為,成都大運會應以天府文化為依托,“這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,以我們的熱情好客迎接世界各地的大學生,以嶄新的城市面貌面向世界!

  當前,成都在連續(xù)五屆成功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良好基礎上,正再接再厲、乘勢而為,全力以赴爭創(chuàng)全國文明典范城市。而大運會帶給城市的機遇,也包括志愿服務格局之變。志愿者精神與天府文化相遇,這是一次美麗的邂逅,能激發(fā)市民志愿服務熱情,將志愿者精神無限延伸,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,把成都的城市活力、良好形象展現給全世界。

  大運會志愿者注冊人數已突破80萬,數據反映了成都人樂觀包容、友善公益的精神面貌,更展現了成都營城辦賽作出的精神與思想準備。大運會還通過社區(qū)運動節(jié)等多種方式走進社區(qū),推進了社區(qū)美空間建設,引導市民認識美、感受美、發(fā)現美、創(chuàng)造美,以文化凝練社區(qū)精神、彰顯城市魅力、激發(fā)發(fā)展動能,讓社區(qū)成為大運會充分展示成都天府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
  記者 黃一可 記者 呂甲 李冬 攝 制圖 江蕊松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