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bwbd > 中新網四川

中鐵二院渝昆高鐵項目:施工便道“永臨結合”造福地方
2022年01月30日 19:58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韓金雨
圖為施工便道。中鐵二院供圖
圖為施工便道。中鐵二院供圖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30日電 (記者 王鵬)“一直以來,進出村子的道路就這一條曲折狹窄的道路,沒想到鐵路建設能給村里的出行帶來這么大變化。”春節(jié)前夕,宜賓市裴石鎮(zhèn)石盤村的一位村民感慨道。在他面前,是渝昆高鐵川渝段站前五標段的施工便道,工程結束之后,這條路將成為當地的一條嶄新通道。

  據了解,在宜賓市裴石鎮(zhèn)石盤村、江安縣楊獅村及南溪區(qū)百花村等地,因地形地貌復雜,既有路網匱乏。自從渝昆高鐵川渝段站前五標段項目進場以來,施工單位及設計單位與地方積極溝通,將永久設施與臨時工程建設同時考慮進去——在項目施工期,修建的便道作為臨時工程為項目服務;項目主體工程結束后,臨時便道將修建完善成永久設施交由地方,從而達到方便施工和惠及群眾出行的雙重作用。

  而這一成果,中鐵二院渝昆高鐵項目的工經團隊功不可沒。

  2019年9月,國鐵集團建設管理部正式印發(fā)了《中西部鐵路汽車運輸便道費用測定與研究》造價標準課題的結題驗收專家意見,評審專家們一致認為是近十年工經專業(yè)完成質量最高的課題,并在評審意見中明確指出“課題成果對便道設計提出了創(chuàng)新的工作方法,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前景”。

圖為施工便道。中鐵二院供圖
圖為施工便道。中鐵二院供圖

  時值渝昆高鐵正在開展初步設計,工經團隊毫不猶豫地將理論成果付諸實踐,不僅在圖紙上反復推敲,更是深入現場實地調研。便道方案的設計結合地方路網規(guī)劃,充分考慮可能帶來的社會效益,極力挖掘潛在的永臨結合方案;便道費用的測算采用課題提出的“搭積木算法”,不僅讓新建便道的費用更加貼近實際發(fā)生,且著重提高了對既有道路的改擴建及使用還建費用。

  2021年10月,渝昆高鐵全面開工建設,重慶至昆明699公里正線范圍內,將設計新建及改擴建便道1567公里,其中新建便道預算平均單價達93萬元/公里,設計長度及預算水平較以往項目可謂質的飛躍。

  中鐵二院工經院副院長陳軍介紹,此番便道課題在渝昆高鐵設計和建設中的成功運用,可謂經受了實踐的檢驗,它是工經院近年著力加強科研力度、提升行業(yè)話語權的成果體現,不僅為施工企業(yè)帶來了切實利益,也將為鄉(xiāng)村振興事業(yè)做出了綿薄貢獻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(lián)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