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bwbd > 中新網四川

什邡:為殘疾群眾撐起一片藍天
2022年01月13日 10:34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曹惠君
分享到: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3日電 (冉宏偉)折紙、貼膠、穿繩……近日,年味漸濃,在什邡市殘疾人“陽光康復家園”里,10名殘疾群眾分工合作,在說說笑笑中,一盞盞“中國紅”燈籠便制作完成。一旁的櫥柜上,上百個已制作完成的燈籠整齊地擺放著。

殘疾群眾分工合作制作燈籠。什邡市委宣傳部供圖
殘疾群眾分工合作制作燈籠。什邡市委宣傳部供圖

  “在這里,讓我有家的感覺!睔埣踩罕娪魃鲿吲d地說。但在一個月之前,喻慎會的生活可謂“烏云密布”。由于患有嚴重的類風濕,喻慎會從2015年起就只能依靠輪椅代步。之后,喻慎會常常把自己關在家里不愿出門,吃飯、睡覺、看電視幾乎成為了她生活的全部。老伴兒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。

  轉變始于2021年11月底,在什邡市殘聯(lián)工作人員的上門動員下,喻慎會抱著試試看的心態(tài),來到了什邡市殘疾人“陽光康復家園”里,與其他殘疾人一起,每天上午接受康復訓練,下午一起做做手工、擺擺“龍門陣”。

殘疾群眾分工合作制作燈籠。什邡市委宣傳部供圖
殘疾群眾分工合作制作燈籠。什邡市委宣傳部供圖

  “每天往返專車接送,中午晚上三菜一湯,還有人陪著聊天,這日子安逸哦!”喻慎會說,作為殘疾人,殘有所樂、殘有所為,是他們最大的心愿。

  群眾的期盼,就是工作的方向。為此,什邡市充分利用康復機構資源和兩項改革“后半篇”文章閑置資產,投入13余萬元探索打造了“陽光康復家園”,將從城區(qū)篩選的10名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組織在一起,為其提供日常生活照料、醫(yī)療(心理)康復、文化娛樂、庇護性就業(yè)等多元服務。

  “長期以來,照看一個人,拖累一家人是重度殘疾人家庭的真實寫照。把他們組織在一起統(tǒng)一照顧,既讓他們的身心得到康復,也可以將他們的家人‘解放’出來重新走上工作崗位!笔糙袣埪(lián)副理事長蔣桃說。

  其中,殘疾人家屬楊展英就深有感觸。由于車禍,楊展英的丈夫鄭建生從2006年起下肢殘疾,她只能放棄工作專門陪伴和照顧丈夫。但自從鄭建生來到“陽光康復家園”后,楊展英再也沒有后顧之憂,很快便在附件的輸氣站找到一份工作,月收入2000多元,家庭經濟得到很大改善。

  據蔣桃介紹,在“陽光康復家園”運行的一個多月里,工作人員先后組織殘疾人制作燈籠、粘貼紙袋,并通過微信朋友圈推廣銷售,讓殘疾人體現了自我價值,重拾了生活信心。

  據了解,在下一步工作中,什邡將采取政府補助一部分、醫(yī)療機構讓利一部分、家屬支出一部分的方式,繼續(xù)探索建立以殘疾人康復為主體、以思想引導、就業(yè)培訓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“陽光康復家園”,以便惠及更多的殘疾群眾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(lián)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